拍攝時間:2023
拍攝地點:肯尼亞
拍攝設備:ILCE-1 FE 200-600mm F5.6-6.3 G OSS
拍攝參數(shù):f/6.3 1/1600 +0.0 iso8000

豺屬于食肉目犬科豺屬,是一種中型犬科動物,體型比狼小而大于赤狐,體長約 85 - 130 厘米,尾長 45 - 50 厘米,體重 10 - 25 千克 。其外形與狼、狗等相近,但吻部較短,額骨中部隆起,使得它的臉部看起來更為寬闊。豺的毛發(fā)顏色豐富,全身通常呈紅棕色,也有黃色、灰褐色,頭部顏色較深,為深棕色或黑色,喉、胸部分毛色淺,呈黃白色,腹部及四肢內(nèi)側為淡黃色或白色,尾巴末端黑色。?
豺的分布范圍曾較為廣泛,在亞洲東部、南部、東南部和中部均有分布,涵蓋中國大部分地區(qū)、俄羅斯西伯利亞、印度、尼泊爾、緬甸、泰國等國家。不過如今,豺的分布范圍大幅縮減,在中國,僅在西南、西北等部分偏遠山區(qū)還能發(fā)現(xiàn)它們的蹤跡。它們適應多種環(huán)境,從山地森林、丘陵到開闊的草原、荒漠邊緣地帶都能生存,尤其喜歡在海拔 2500 - 5000 米的高山林地和灌木叢棲息,這些地方植被豐富,獵物眾多,且便于隱蔽和藏身。?豺是群居性動物,通常由 5 - 12 只個體組成群體,多的可達 30 只左右。它們以群體合作的方式捕獵,憑借出色的耐力和團隊協(xié)作能力,能夠追捕比自己體型大得多的獵物,如鹿、野豬、鬣羚、斑羚等,也會捕食小型動物,像野兔、鼠類等。在繁殖方面,豺的繁殖季節(jié)一般在秋季,懷孕期約 60 - 65 天,每胎產(chǎn)仔 3 - 6 只,幼崽由群體共同照顧和撫養(yǎng)。
?由于棲息地破壞、人類過度捕獵以及與家犬雜交導致基因污染等原因,豺的數(shù)量急劇下降,生存面臨嚴峻挑戰(zhàn)。在《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》中,豺被列為瀕危(EN)物種,在中國,也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,受到嚴格的法律保護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