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攝時間:2016
拍攝地點:肯尼亞
拍攝設備:Canon EOS-1D X Mark II EF600mm f/4L IS II USM
拍攝參數(shù):f/4.0 1/1000 +0.0 iso2000

冠冕鶴是鳥綱、鶴形目、鶴科的大型涉禽,又稱 “冕鶴”,因頭頂具金色絨羽冠羽得名,是非洲特有的鳥類。其體長約 100-110 厘米,體型優(yōu)雅,頭部小巧,喙部短而直、呈灰色,眼周有紅色裸露皮膚,面頰白色,最顯著特征是頭頂簇生的金黃色絲狀冠羽,像戴有一頂 “皇冠”;頸部及背部羽毛為深灰色,飛羽和尾羽呈黑色并具金屬光澤,下體白色,腿、腳呈黑色。
冠冕鶴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熱帶草原和濕地地帶,包括尼日利亞、肯尼亞、烏干達、坦桑尼亞等國,棲息于海拔 500-1800 米的沼澤、草地、農(nóng)田及湖濱地帶。生活屬性上,冠冕鶴喜集群活動,常數(shù)十只結(jié)成群體,既能在地面行走覓食(以昆蟲、種子、蛙類、小型爬行動物為食),也能短距離飛行,繁殖期會在濕地中用雜草筑成巨大巢,每窩產(chǎn)卵 2-5 枚;對棲息地的要求以開闊的草原濕地為主,偏好海拔 1500 米以下的低地,但在東非高原地區(qū)也可分布至海拔 2000 米左右,依賴水源充足、植被豐富的環(huán)境,雨季常遷徙至臨時積水區(qū),旱季則聚集在永久湖泊周邊。
西非冠冕鶴(黑冠鶴)在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(IUCN)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(VU),東非冠冕鶴(灰冠鶴)為近危(NT),主要威脅包括棲息地退化(濕地開墾為農(nóng)田)、農(nóng)藥污染、非法捕獵(作為寵物貿(mào)易)及氣候變化。冠冕鶴是烏干達的國鳥,被繪于烏干達國旗和國徽上,象征國家的自由和財富,也是尼日利亞部分州的 “州鳥”。